“我選擇了一套125平方米的房子,到明年就可以住進去了,非常感謝政府‘大搬快聚’這個好政策,讓我們從偏遠山村搬遷下來。”日前,雲和縣開展了“大搬快聚富民安居”工程崗頭限價商品房小區第一次選房工作,楊余文挑選到心儀的房子後十分欣喜。
近年來,隨着“小縣大城”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,雲和越來越多的村民下山搬遷,在城裏找到了就業致富的好路子。在此工作開展基礎上,2019年又啓動了“大搬快聚富民安居”工程5年規劃,計劃在5年時間裏,讓2896户10820人下山進城。此次參與選房的村民就是這其中一部分,享受到了好政策帶來的好福利。
王長松此次選擇了一套101平方米總價格52萬元左右的新房,在享受“大搬快聚”相關政策後,只需要再拿出30多萬元就可以得到這套新房,不僅減輕了資金壓力,還大大提升了居住條件。
“進城打工25年了,我們一家人終於名正言順當市民了,以後還會享受到更多的好政策。”不久前,崇頭鎮大垟村村民季尚友拿到居民户口,實現了村民向居民的轉變。這是雲和實行户籍改革,讓下山羣眾享受“同城同待遇”的一個縮影。
“房子和户口是下山搬遷羣眾最關心的,解決好這一問題,下山農民在城裏就有了存在感,幸福感也會隨之而來。”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説,他們緊密結合異地搬遷進城人員就學就業服務需求,提高搬遷進城農民就業技能,緩解就業壓力,並實行進城農民子女就讀“同城同待遇”政策,切實解決進城農民的後顧之憂,真正實現搬得下、留得住。
霧溪畲族鄉霧溪村的宋其藴,是首批入住大坪小區的下山搬遷村民之一,得益於“同城同待遇”政策,他的孫女在去年進入了縣實驗小學就讀,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。
“我們住進大坪小區,享受到了城裏人的待遇,孫女還能到全縣數一數二的小學上學。”宋其藴興奮地説,“比起鄉下,城裏就業機會多,一有空我就出去打打零工,雖不富足但也挺讓人滿意了。”
接下來,雲和將繼續寫好“聚民”和“富民”兩篇文章,通過引導人口、產業、要素向縣城、中心鎮集聚,幫助更多山區羣眾實現“帶權進城、安家落户”,確保搬遷農民有穩定的保障、充分的就業、持續的增收和最優的服務,真正實現“搬得下、富得起、融得進”。
來源:雲和菜鳥驛站香港自提點網 記者 程鵬鵬